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侗族人口占比例最多的自治县,全县民族风情浓郁,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是一个侗族民俗文化的绝佳体验地,全县有鼓楼228座,风雨桥200余座,被誉为“世界楼桥之乡”、“百节之乡”。
有侗寨的地方必有风雨桥,风雨桥是侗族人民的地标建筑和文化符号。这里因独特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木楼、四季田园以及其浓郁的民风民俗闻名遐迩,世界历史名桥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永济桥就坐落于此。
一、世界楼桥之乡
程阳永济桥
程阳桥,又称程阳永济桥、程阳风雨桥,建成于1924年。它位于林溪镇马安屯下游50米处,是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最壮观桥梁”之一。造型壮观、民族特色浓郁的程阳桥成为了摄影家的天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侗寨的风雨桥原称为“福桥”或“花桥”,程阳八寨在立寨的时候就相信,福气和财气会像河水一样向东流去,所以为了把福气和财气拦在寨内留于侗乡,就在溪河之上修建“福桥”。
三江风雨桥
2010年,三江风雨桥横跨浔江之上,它全长398米,宽18米,设计独特,桥上部为侗族的标志性建筑——风雨桥,桥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座集现代桥梁技术与侗族木构技艺为一体的桥梁。因其规模之大,长度之最,气势之雄,2011年荣获世界吉尼斯纪录。
三江宜阳风雨桥
2022年,三江宜阳风雨桥建成通车,桥长399.6米,宽28米。在宜阳风雨桥的两头,每一头建有5个亭子,代表三江的侗、苗、瑶、壮、汉族, 桥的高度19.52米代表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于1952年。宜阳风雨桥因其设计之妙,造型之特,规模之最,跻身县内又一著名“打卡点”,成为三
江侗族自治县成立七十周年献礼之作。
二、百节之乡
素有“百节之乡”美誉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民俗传统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全年月月过大节,村村有节庆,二月二侗族大歌节、三月三花炮节、四月八坡会节、多耶节、侗年等民俗节庆倍受青睐,行歌坐夜、侗族集体婚礼等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千年侗寨·梦萦三江”知名度和美誉度响誉中外。
正月十三老巴坡会
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老巴村正月十三坡会节,是老巴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在该村位于海拔1000余米的“鸟仔坳”坡顶上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万人坡会节,来自广西三江及融水两县的近20支侗、苗、瑶族芦笙队欢聚一堂,以踩歌堂、斗鸟、赛芦笙等多彩活动喜闹元宵。现已成为侗乡原生态民俗旅游及各族同胞团结共处的“金名片”,并于2014年成功列入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月初二梅林大歌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当天,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梅林村,侗族群众欢唱侗族大歌举行“二月二”侗族大歌节,当地侗族、苗族、壮族群众欢聚一堂,放声高歌,这项当地侗族百姓自发组织的民俗活动,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悠扬的芦笙中,侗族大歌此起彼伏,穿着盛装的百姓以歌传情会友,围观的近万名观众深受感染,也加入这一欢唱的队伍。多年来梅林人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乐器伴奏、无人指挥、多声部多人演唱的侗族大歌依靠口传心授,在梅林代代相传。
二月初五和里三王宫庙会
据三江县县志记载,三王宫是为祭祀古夜郎国王王子而建。因西南夜郎国王竹多同父子仰慕中途文化,在汉武帝南征时,率部归顺汉朝,为武帝的统一大业立下功勋,被武帝赐封为夜郎侯,后武帝听信谗言又把竹多同杀了,但其三子并未听从部族怂恿判汉,反而权衡利弊,顾全大局,以民生为重,实施仁政,把夜郎国治理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大业和民族融合,此后,当地老百姓为他们到处立庙祭祀。汉唐以来,在湘桂黔古属夜郎国地方,多建有竹王庙、三王宫、三郎祠等。千百年间香火不断。三江境内,在民国以前,八江、程阳、老堡、良口等地都立过三王庙,近百年来先后被毁,现留下来的仅有古夜郎国历史和古代西南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史的研究是很有历史研究价值的。三王宫内和人和桥上许多壁画、浮雕、塑像等无不反映着侗民族的生活情趣、审美情操和朴素的哲学思想以及多民族生活交往、文化交融的结果,这对于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极具重大意义。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月初三福禄花炮节
广西三江富禄"三月三"民族传统花炮节,历史悠久,至少在200多年前就开始出现,富禄乡三月三“花炮节”每年不但成为附近两省(区)四县九乡镇各族群众聚集的日子,还引来了全国全地及港、澳、台数以万计游客媒体及摄影爱好者,更吸引了不少的英、美、法、日等国际游客千里迢迢前来一饱眼福。如今“抢花炮”已经是花炮节的重要项目,也是广西少数民族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已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高露油茶节
高露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北部,常年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为18℃,年平均日照约1400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500多毫米,森林覆盖率达83.6%。独特的气候及地理条件,让高露村获得了“好山好水出好茶”的美誉。
三江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饮茶习惯,并形成了独特的侗族茶文化。相传在洋溪乡高露村加雷屯,有一对青年男女在吹木叶传情时嚼破树叶,发现有清甜味,便好奇地采摘了一些回家,随手丢在竹筐里。几天后,树叶干枯了,青年才想起了那股清甜味,便拿它来煮水喝,感觉更加清甜、香醇,遂采摘其种子种在菜园边,待它每年春季长嫩叶时,将嫩芽采来阴干,有朋友来串门时用它煮水喝。久而久之,成了当地待客的佳品。这就是后来的“高露茶”。当地村民将祖先留下的老茶树尊为“神树”,并立下“子孙不得砍伐老茶树,不能拿老茶树回家烧火”的祖训。高露村每年都要举办油茶文化节,当地群众以打油茶、油茶宴、采茶比赛及民俗表演等多种形式,尽展侗乡油茶风情,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体验,让深山侗寨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高友韭菜节
三江县林溪镇高友韭菜文化节始办于2007年,一般在谷雨节后择良日在村中举办。办节的初衷主要是通过佳节年年办,集中展示侗族精品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促销本地优质韭菜,打造湘桂旅游新节点,打响高友侗寨及韭菜文化品牌。如今,村里的办节经验已日趋成熟,韭菜节已发展成为集韭菜祭祀、韭菜茶叶采摘、抓鱼及农产品烧烤等农耕文化体验;芦笙、琵琶、纺纱、月也、百家宴、行歌坐夜等湘桂侗族风情展演;特色农产品展销、传统村落自由摄影等活动于一体的民俗文化盛宴,每年均吸引万名以上中外游客慕名前来狂欢,成为中国侗乡颇有名气的民族盛会。
唐朝坡会
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五是唐朝五寨一年一度的大型坡会节。是唐朝五寨同胞为建立友好往来而成的特殊节日,它促进了寨子与寨子间的团结,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传承并丰富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更是让一代又一代年轻男女更好的相会,为了让人们过上一个更愉快有趣的节日。
高秀红薯节
高秀侗寨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的大山深处,山清水秀,寨子青翠竹子环绕,茂盛松杉护卫,山泉水清爽、甘甜,民风淳朴,民俗神秘。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丰收季,11月初,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桂湘交界处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高秀村将会举行隆重的红薯文化节,挖红薯、烤红薯、品红薯、红薯油茶、红薯展销等一系列以红薯为主题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