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暨“春到万家”群众文化活动定于2月3日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主会场设在程阳八寨,分会场设在布央村。活动中,不仅能欣赏到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汇演,还能品尝到侗族百家宴,每一道美食独具风味。到三江看“村晚”,推荐在百家宴上尝试这几道特色美食。
在三江,流传着“侗不离酸”的说法,不仅平日吃酸,而且待客也以特色酸食为上等佳肴,侗家人对酸食的喜爱已成习惯。且侗家腌酸不论季节,一年四季常年不断,都可腌酸:春节杀猪腌猪肉,二月腌鸭肉,三月腌青菜,五月腌蕨菜,六月腌豆角,八月腌鱼……这些侗族酸味,集香、酸、辣、咸于一体,十分开胃消食。但最出名、最受欢迎的还是“侗家三宝”——酸肉、酸鱼、酸鸭,酸中有辣,令人回味无穷。
百里侗乡,饮食中盛行“打油茶”,当地人有喝油茶的习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在喜庆佳节或亲朋贵客进门,侗家人喜欢用油茶来款待客人。油茶也被称为“侗族咖啡”,会因其味道香、口感好、回甘足而提神醒脑,油茶不说煮而称“打”,主要是因为制作方法基本是将老树茶用木锤捶出香味,再用油炒至微微焦香,后加水煮沸。油茶味浓而涩,喝时加上盐,配以佐料香葱、阴米、小油果等,滋味与众不同。
到三江看“村晚”,你不来一碗百草汤,一定会留下“舌尖上的遗憾”。百草汤又名牛瘪汤或羊瘪汤,工艺讲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侗族的“三九胃泰”,有清热解毒、养胃护胃的功效。牛瘪汤或羊瘪汤是用牛或羊肚子里还没有消化完全的草料制作成汤水,同时加入牛杂或羊杂等食材一起熬煮。闻起来口味重,吃起来却令人惊喜,百草汤入口微苦,但久有回甘,回味无穷,美食体验感十分独特,越来越受到当地人和广大游客的喜爱。
腊味,在三江是当地群众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每至年末,三江当地百姓都会准备好新鲜猪肉、鸭子、鸡、鱼等进行腌制,腌制好的半成品要经过洗盐、晾干、熏制等几道工序。赶制出来的腊鸭、腊肉、腊肠、腊鱼等传统腊味,色泽光润、肥瘦分明、浓郁醇香,成新年必备年货。
吃刨汤,是三江由来已久的习俗。每当新春将至,农村家家户户便开始杀年猪,主人家都将上门去请亲朋四邻来吃刨汤。亲朋好友一块块香肉入口,一杯杯热酒下肚,述说丰年。他们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把好日子天天放在歌里过。今年“村晚”布央村分会场的百家宴,就是以吃刨汤为主,将让嘉宾和游客体验到热闹的过年氛围。
在百家宴上,有唱歌劝酒的风俗,有宾主对唱、男女对唱等多种形式,其情融融,其乐也融融,酒有多少,歌便有多少。如今,“高山流水”敬酒环节,成为游客喜欢的项目。在鼓楼广场戏台前的阶梯上,侗娘们自上而下排成一个倒三角形,每人手中拿着竹筒连接起来。倒三角形的前端放着两把椅子,自告奋勇的客人背靠背坐着,迎着竹筒,随着侗娘的倒酒,听着欢快的敬酒歌,酒水慢慢地往下流进客人口中。此时,围观的人们都情不自禁兴奋而欢快地喝彩起来。
侗族百家宴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礼仪。每逢重大节庆活动或重要宾客来访时,全村各户自备酒菜饭,一起到鼓楼坪“一”字形摆开长桌,客人可从第一桌吃到最后一桌,热闹非凡。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吃百家饭、联百家心、驱百种邪、成百样事。侗族百家宴是热情好客、团结友爱的文化象征,在三江已流传了数百年。2008年,侗族百家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